居然還有人相信雙11天貓的數據。
這么說吧,雙11的銷售金額是真實的,但各品牌的實際銷售是假的。所謂成交金額,尤其是各類目頭部品牌的銷售金額,無一例外都在刷單。
以前每年天貓6.18,雙11倍受關注,天貓更是把最快破億、類目成交額排名第一等話題炒作,對于品牌而言,登上天貓最快破億,類目成交額前10排名,總成交額前10等排名榜,無異于花幾千萬競得央視春晚黃金時段廣告一樣,戰略意義,品牌宣傳意義,遠遠大于實際銷售。況且,大促當天,免不了有大量真韭菜和從眾的傻逼跟單。
對于天貓而言,大品牌的銷售傭金都是提前談好的,雙11當天的銷售傭金,其實不過就是一比廣告費而已,活動當天的流量,各大榜單的公布,還有后續的宣傳,和各大媒體的曝光,對于品牌而言,也是值得。
品牌和商家都心知肚明,各取所需,等待收割的就是各位韭菜。
本人親身經歷前幾年某次雙11,某頭部建材品牌第一年入住天貓旗艦店,在入住天貓時,對于這種大客戶,雙方早就約定全年銷售業績,提傭點位,流量資源等等,雙11當天成交2個多億,其中至少1.8個億是刷單,品牌總部在雙11之前,提前把資金打到全國各分公司,并要求全國2000經銷商當天通過天貓下單方式回款,回的款到經銷商發貨賬戶,實際天貓訂單空單發貨。
最終品牌方錄得雙11當天前10分鐘破億,類目排行第一。
電商平臺通過炒購物節,通過炒榜,通過捆綁各類目頭部品牌,大肆收割消費者。
這兩年,隨著馬云強子們的出走,經濟下行,消費力下降,6.18,雙11的關注度,熱度的下降,很多品牌方也都不愿意像以前那樣陪平臺玩。
平臺越炒作,關注度越高,熱度越高,越有頭部品牌刷榜,于是平臺越有流量,越有小品牌跟進,越有韭菜送人頭。反之亦然。
竟然還有人迷信雙11銷售數據
版權所有原創文章,轉載請保留或注明出處:http://www.amercearia.net/post/371.html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